第52章 出版作品集!
一份份名单被递到王潮垠手中,上边的作品名字接连映入他眼帘。
报告文学:《哥德巴赫猜想》、《地质之光》。
短篇小说:《班主任》、《牧马人》、《从森林里来的孩子》、《神圣的使命》……
中篇小说:《高山下的花环》、《珊瑚岛上的死光》。
……
王潮垠审阅完名单,作出大致评估。
报告文学中,《哥德巴赫猜想》被提名次数最多。
短篇小说中,以《牧马人》和《班主任》呼声最高,一等奖中应当从这两者中产生。
中篇小说里,《高山下的花环》、《珊瑚岛上的死光》两部各具特色的小说,得到了大家一致推荐。
王潮垠掌握情况后将名单放下,看向组内编辑们:“各位同志刚才递上来的名单,我已经看了。”
“推上来的都是好作品,足可见同志们都是用了心的。”
“现在我们先进行短篇小说一等奖的评选,大家不妨各抒己见。”
会议室内的氛围立刻踊跃起来。
“我觉得可以考虑把《牧马人》评为一等奖。因为它在读者中饱受欢迎,同时内容富有思想性,基调昂扬向上。”
“《班主任》也不错。它是咱们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,带头批判那群祸国殃民的东西,意义不可忽视。”
编辑们都在极力推荐自己眼中的优秀作品,会议室内的气氛越发热烈。
会议桌边,王潮垠作为编辑组长始终克制着内心发表意见的冲动,认真听取大家的观点,偶尔才发表一下看法。
李纪常教育他,作为领导要有大将之风,在公开会议上不必频繁表态,但一表态就得做到一锤定音。
……
研讨获奖作品的会议一连召开了好几次,仍未能完全敲定名单。争论焦点集中在短篇小说一等奖、中篇小说一等奖上。
自从1977年开刊发《班主任》以来,人民文学杂志上涌现出的优秀作品实在是太多,一时难以取舍很正常。
王潮垠对此早有心理准备,并未因此感到焦躁,只是连日开会体力有点跟不上。
一天,王潮垠刚结束会议,正感到有些疲惫,这时有杂志社工作人员到编辑室找他。
“王组长,有位叫许跃新的作者来给您投稿。”
“刚才您在开会,我请他在接待室等着了。”
“许跃新啊?好,我马上过去。”
王潮垠顾不得休息,立即起身道,浑身上下的疲乏一扫而空。
接待室内,许跃新喝下工作人员给泡的铁观音茶,正在等待王潮垠。
一只文件袋,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。
袋内装的是他近日来的劳动成果,以《邢老汉和狗的故事》为首的数部短篇小说。
若《牧马人》接下来得以顺利出版,那么这些小说将和它一起,被放到作品集里。
除此以外,许跃新还要问王潮垠一个有关版税的问题,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他来说很重要。
“吱呀……”
许跃新正沉浸在思考中时,接待室大门从外边被人推开,王潮垠带着他标志性地爽朗笑容,从外边走了进来。 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。我最近是天天盼着你给我投稿子哇!”
“你今天来杂志社,是不是又有大作想发表了?”
王潮垠说话间给自己倒了杯茶,亲近地坐到了许跃新身旁,给他的茶杯里也添了一些。
“能得到您这么看重,我可真是太高兴了。”
许跃新乐呵呵地说道,拿起桌上的文件袋,“上次不是跟您说过《牧马人》出版的事吗?我写了好几部短篇,今天带来给您掌掌眼。”
“好,我就说嘛,肯定又有新作品了。”
王潮垠接过文件袋,打开后从里边取出厚厚的一沓文稿,放在茶几上认真阅读起来。
……
“质量都挺不错,放到杂志已发表的短篇中,也属于上乘水平。”
过了一会,王潮垠阅读完所有小说,给出评价道,“你是想按照上次说的那样,把它们和《牧马人》放在一起出版,对吧?”
“正是这个想法。”
许跃新点头道,接着看向王潮垠,“还有,《高山》已经出版过两次,我也领了两回版税,请问有没有人对此说什么?”
直到1980年,也就是明年,国家才会正式出台规定,允许作者领取版税。
而且在最早的法条中,这笔收入还不能叫版税,只能叫按印数计算的稿酬。
两者间实质上是一回事,问题在于叫法的不同,总归能体现出一些端倪。
在这个年代,版税终归是有争议的事物,更何况许跃新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
挣钱归挣钱,不能丧失最起码的防备心。
“我正准备和你说这事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