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以后,界首彩陶吸收了,当地比较盛行的木版年画和剪纸贴花的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。
这时出现了刻画、剔花工艺,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。
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,界首彩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的基础上,又受到当时戏曲艺术的影响,纹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。
除了花鸟鱼虫外,出现了大量以传统剧目为题材的人物场景画。
刻划、剔花装饰工艺更为普遍。
建国初期,界首彩陶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。
著名窑工卢山义、卢山志,被送往中美院华东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,使得他们的绘画、制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。
1954年,卢山义先生组建了陶器生产合作社,1958年改名为界首工艺陶瓷厂。
1954年,苏国东方艺术博物馆《造型艺术》刊登了卢山义先生制作的三彩“刀马人”酒坛的照片,在国际上反响很大。
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,争相收藏其作品。
卢山义先生也被我国民间艺术家协会,评为全国优秀民间艺人,与紫砂艺人顾景舟等大师齐名。
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,我国文化艺术重获新生,界首彩陶也迎来了一个艺术的春天。
界首工艺陶瓷厂在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先生的指导下,研制出硅硼系列彩釉。
如乌金釉、金砂釉、孔雀蓝釉、玫瑰红釉等。
这些代替了原来的铅釉,同时把陶器由低温型转为高温型(窑温达1000℃左右)。
这些瓷器胎釉结合较前更为紧密,彩釉更加艳美。
产品远销东欧、美、日、香江等国家和地区。
卢山义先生的“三彩刻花缸”还于1984年获轻工部,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。
追溯界首彩陶的装饰手法演变的历史,可以分为三个时期。
第一时期,即界首彩陶的初始时期。
严格地说,这时的陶器不能称为彩陶,而只能叫做素烧陶。
由于缺乏生产工具,先民们只能用聪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揉泥作料,盘泥造型,用柴草低温烧制出没有釉彩的素烧陶;
用泥条盘筑而成的陶器,自然而成的条纹便成为独具美感的装饰纹样。
第二时期,即界首彩陶的刻花期。
此时,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陶轮,借用双脚的外力使陶轮匀速转动,置泥于轮上,双手巧妙用力,拉出造型千变万化的陶胎;
晾干后,施白土于胎面,再晾至半干,以铁签或竹签刻画花鸟鱼虫于胎面,再施铅土诸釉。
晾干并置于窑内,柴火烧至三四天,即得晶莹三彩彩陶。
其刻画内容,多为自然界之花鸟。
又因其坛罐颈部或底部,均刻有以花为主题的二方连续图案,故称之为刻花陶;
陶胎窑烧后呈赭红色,配饰翠绿和土黄釉色,自然形成三彩釉,二者合一即为三彩刻花陶。
第三时期,界首彩陶刻画期。
从第二时期始经过数百年的实践,陶器艺人们逐渐丰富了彩陶的刻划题材。
除花鸟鱼虫外,诸如《破洪州》、《战秦琼》、《铡美案》等等传统戏剧场景也“搬”上了陶坛;
在表现技法上,运用了剔、刻、刮等手法,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,刻划主题更加鲜明。
这一时期的彩陶装饰技法,一直沿续。
其装饰技法主要在两点,一是刻划工具的特殊性。
以刀、针代笔,剔、刻、刮并举,使画面产生黑、白、灰艺术效果;
这一传统技艺,在国内制陶界尚无他例。
二是区域民间艺术的兼容性,界首彩陶的装饰艺术特色,既有当地木版年画的线刻表现形式,又吸收了界首剪纸线面结合的特点,艺人们信手刻画,毫无雕凿之匠气。
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遗风,又吸收了剪纸、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,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。
在胎面的制作上,界首彩陶饰以两层化妆土,在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、黄或赭、白两种基本对比色;
在刻画题材上,除以生活中的花、鸟、鱼、虫为创作对象外,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。
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,卢山义的“刀马人“系列是其代表;
在烧制方面,界首彩陶制作先除潮,然后素烧。
温度一般在摄氏700至800度,成品为砖红色的刻画陶,素烧后可以釉烧。
即涂以含铅、二氧化硅、粉土的釉料后放入陶制的匣钵内。
逐渐加大温度,达到摄氏1000至1050度,烧两天两夜,成品为红底白花的界首彩陶。
界首彩陶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,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,反映了中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、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。
这样的艺术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